在1945年那个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关键节点,时年52岁的毛泽东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了影响深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全新的方向,铸就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20世纪40年代中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都处于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前夜,但国内政治形势却错综复杂。一方面,日本侵略者已日暮途穷,胜利的曙光初现;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继续维持其反动统治;而广大人民群众则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已经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了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并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中共七大的召开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945年4月23日,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内气氛庄重而热烈,中共七大在这里隆重开幕。52岁的毛泽东以坚定而沉稳的姿态主持着大会。他那深邃的目光、坚毅的神情,透露出对革命事业的无比自信和对未来的清晰洞察。
在大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深刻指出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道路、两种命运,即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这一论述犹如一声惊雷,在与会代表们的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让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整个大会期间,毛泽东充分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组织智慧。他引导代表们围绕党的历史经验、当前任务和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他的带动下,大会形成了民主、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代表们在思想上达成了高度的统一。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部宏伟的史诗,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2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特别是抗日战争以来国共两党两条抗战路线斗争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
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这一主张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毛泽东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联合政府的性质、组成和任务,强调联合政府应该是一个代表全国各抗日阶级、阶层和党派的民主政权,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
《论联合政府》还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政治上,主张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强调要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合作经济,实现耕者有其田;在文化上,倡导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些理论和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中共七大和《论联合政府》报告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大会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论联合政府》报告所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重大突破。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引着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1945年,52岁的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七大并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在历史的波涛中为中国革命指引了方向,引领着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