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1929年 - 36岁 - 出席古田会议,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古田之光:36岁毛泽东引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伟大确立

在历史的长河中,1929年是中国革命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时年36岁的毛泽东,以其卓越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出席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困境中探索前行

1929年,中国革命正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然而,随着红军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当时的红军成分复杂,既有农民和旧军队的士兵,也有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不同来源的人员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部队中出现了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等错误思想。这些错误思想严重影响了红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红军在作战和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他深知,要想让红军成为一支真正为人民利益而战的革命军队,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思想和组织上的问题。在这一关键时刻,36岁的毛泽东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和洞察力,他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做着充分的准备。

古田会议定乾坤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深刻分析了红军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的根源和危害,并提出了纠正的方法和措施。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这一规定从根本上划清了红军与旧军队的界限,明确了红军的政治属性。

更为重要的是,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决议强调,“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这一原则的确立,确保了红军始终听从党的指挥,成为党实现革命目标的有力工具。从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建军治军的根本原则,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

深远意义与时代价值

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确立,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

从历史意义来看,它使红军摆脱了各种错误思想的束缚,成为一支政治上坚定、组织上严密、纪律上严明的新型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可以说,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开启了中国特色建军之路。

在现实价值方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依然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和风险。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确保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这一原则也为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激励着广大官兵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而不懈奋斗。

1929年,36岁的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的卓越贡献,如同闪耀的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伟大原则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它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指引着中国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1929年 - 36岁 - 出席古田会议,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