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毛泽东49岁,此时的他以卓越的领导力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持续推动着一场意义深远的整风运动,这场运动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统一全党思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复杂的历史环境中。从外部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从内部而言,党的队伍迅速壮大,但广大新党员身上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同时,历史上“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尚未得到彻底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在党内仍有一定市场,严重影响着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深刻认识到,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统一全党思想。于是,一场旨在整顿党风、学风、文风的整风运动应运而生。
毛泽东亲自领导了这场整风运动。1941年5月,他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为整风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演讲,标志着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
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强调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党风和文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他严厉批评了主观主义,指出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二者都违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当作教条,而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经验主义者则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个人的局部经验。毛泽东倡导全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毛泽东批判了宗派主义,强调要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宗派主义在党内表现为山头主义、小团体主义等,破坏了党的团结和统一。毛泽东要求全体党员要顾全大局,以党的利益为重,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宗派主义倾向。
文风问题也是整风运动的重要内容。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形式,它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毛泽东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通过持续的整风运动,全党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自我批评。在学习和讨论中,大家逐渐认识到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危害,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整风运动促进了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得到了有效纠正,党员干部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增强。这种团结统一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时,整风运动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整风过程中,全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在整风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942年毛泽东推动的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和自我革命。在他49岁这一年,他以坚定的信念、非凡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铺平了道路,其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