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1928年 - 35岁 -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35岁毛泽东探寻红色政权生存密码

1928年,对于中国革命而言,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探寻新道路的关键一年。这一年,35岁的毛泽东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一光辉著作,为迷茫中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历史的阴霾与红色的星火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力量遭受重创。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何去何从成为摆在每一个共产党人面前的紧迫问题。

然而,革命的火种并未熄灭。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下,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武装起义相继爆发,创建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这些红色政权犹如黑暗中的星星之火,虽然微弱,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同时,红色政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民党反动派不断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党内也有一些人对革命的前途产生了怀疑,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深入剖析:红色政权存在的独特土壤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这篇文章中,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一方面,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这为红色政权在农村的生存提供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政治上,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军阀割据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这种政治上的不统一,使得反动势力在广大农村地区的统治相对薄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也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重要因素。在大革命时期,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的广大群众曾经受到过革命的洗礼,他们对革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愿望。当革命的星星之火再次燃起时,这些地区的群众能够迅速响应,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下日益尖锐。这就决定了全国革命形势必然会继续向前发展,红色政权也会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红军是革命的武装力量,是保卫红色政权的坚强后盾。有了红军的存在,就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的进攻,保卫革命根据地的安全,为红色政权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最后,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毛泽东等领导下,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如土地革命政策、武装斗争政策等,这些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深远影响:照亮革命征程的明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发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从理论上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坚定了全党和广大群众对革命的信心。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其他革命根据地也相继发展壮大。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而且为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光荏苒,如今再回首1928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一历史事件,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它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同时,它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28年 - 35岁 -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