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国家政策
国外大公司的新产品
看竞争对手的新动向
会抱怨的用户:挑剔用户
他们觉得需要产品,想深度体验、但产品无法满足自己
背景,是什么时候会用到用户需求调研,为什么要调研?
例如:想了解要进入的目标用户市场、当你不清楚用户是怎样的、不清楚用户痛点、拿不准产品方案的时候,通常可以选择做用户需求调研,或者小成本尝试。
本篇主要讲调研
通常要达到的目的
修正完善用户画像:目标目标用户的画像是什么,和预期的有无变化,通过调研能获得验证、改进和完善
了解用户需求是否存在及程度:了解用户的痛点/期望是否存在,想改变的意愿有多大
了解用户现在的解决方案:是怎么解决当面遇到问题的
验证idea(产品/功能/服务)对用户的吸引力:能否满足用户需求,需求强度/广度/频次,用户愿意为此付出的成本(时间/金钱)是多少
用户对此类产品/服务的看法:包括态度
如果有可能还会,拉种子用户。如果用户对我们的产品/服务感兴趣,可以加好友作为种子用户发展,让其体验,帮助完善产品/服务
直接用户即直接购买/使用的用户
间接用户即间接参与产品使用外其它环节的用户。
直接用户
一)自己已有的产品,开发新功能/新产品
A.站内信、内测邀请等用户
B.企业服务产品,还可以上门拜访客户
二)开发新产品,没有用户/客户基础
A.投放问卷
B.公开渠道寻找用户,竞品/相同用户群的产品用户QQ群、论坛、微信群、微博、简书
间接用户。如果不能找到直接用户,或者需要侧面佐证一下用户,可以调研间接用户
A.业内专家咨询(在行/公众号/行业内论坛)
B.从业者验证(QQ群寻找付费约见)
C.上下游询问
D.资本市场(投资时间/投资人/相关上市公司公开数据)
E.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
如何选取调研用户,根据用户调研的目的,分别选取不同层级的用户,例如按用户社会属性(职业、年龄、城市、收入)划分,从产品角度划分(>500元消费额的用户,600-1000元消费额的用户)等等尽可能覆盖全面,挑选有代表性的5-8个用户
可用性测试/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法/问卷法
受限于时间、公司设备等,所以工作中常用的是问卷和访谈。
问卷大多情况都为适用。访谈成本高,但是更能反映用户真实的情况。如果需要现场看对方的操作、表现、互动等情况,那么访谈是首选。
就用户画像的调研,比较有价值的是这5个方面
1)个人相关属性:性别、年龄、城市、婚姻状况、体型等;
2)社会相关属性:行业、职位、收入、工作内容等;
3)生活相关属性:生活习惯、娱乐爱好、社交方式等;
4)消费相关属性:消费行为、购买周期、消费习惯等;
5)需求相关属性:需求情境、动机等;
打印好问题,录音笔、录屏设备记录
报告应呈现每个用户的记录,回顾调研目的,看本次调研得到什么结论。